飘天文学网 > 开局召唤:我竟是幕后黑手 > 第159章 出征匈奴

第159章 出征匈奴


皇陵外,卫兵们如同石雕般挺立,眼神锐利,身上散发森严气势甚至比他的禁卫军都可怕一二。

  脚步声空旷陵墓入口回荡,抬头一望。

  只见一片肃穆的墓碑林立,宛如历史的长河在眼前缓缓流淌。

  他们大乾虽建立皇朝不过五百年,但是他们家族历史,可不仅仅是五百年。

  金龙帝御诀,以及龙脉探查、操控、铸造,都是经历了不知道多少岁月和朝代形成的。

  而江山轮流转,五百年前,大周覆灭,就来到了赵家。

  大乾皇帝在此,并未过多停留。

  他深吸了一口气,步入了地下皇陵之中。

  同想象中阴冷潮湿不同,地下皇陵中是一股磅礴龙气扑面而来。

  这股龙气仿佛有生命一般,在皇陵中盘旋、游走。

  金黄色的龙脉在地下闪烁,仿佛一条条巨龙在沉睡中,散发出令人心悸的威压。

  这就是大乾皇室的根基所在,大乾十三州龙脉皆汇聚于此,即为龙心所在。

  “见过老祖宗,今匈奴入侵,天人出手,还请老祖宗镇压。”

  “匈奴吗?”龙脉之中,传来了丝丝疑惑之声,“怎么还在?”。

  大乾皇帝解释道:“如今此战,乃匈奴亡国之战。

  若此战可胜,能将匈奴纳入大乾领地之中。”

  说到这里的大乾皇帝有些紧张,这种感觉可不太好,这就是为什么他不喜欢来这地方。

  匈奴是极其难以灭的,因为以往胜了匈奴,大乾也不可能统治北漠那地方。

  若是派遣官员,也很容易反叛,故而大乾一直没有什么统一想法。

  但是现在不同,若是能以经济捆绑,那么匈奴就彻底被大乾拿捏在了手中。

  "北漠?龙脉太过于贫瘠,罢了,若是可以,那就一劳永逸吧。"那声音仿若龙鸣。

  这位大乾老祖宗,已经彻底同龙脉融为了一体,就是龙脉本身,就是大乾本身。

  大乾皇帝见此,眼神之中有了丝丝羡慕之色。

  大乾皇帝为何不能用“金龙帝御诀”突破天人,当然是因为大乾龙脉属有主之物。

  ----------------

  而后就是召集百官开朝会了。

  大乾朝堂之中,大乾皇帝端坐于龙椅之上,身着龙袍,头戴十二冕旒。

  双目如炬,俯视着殿下的百官。

  兵部尚书从队列中走出,躬身禀告道:“陛下,匈奴近频扰我朝边境,其势汹汹,意图不轨。

  但北地军民同协一心,拒敌于北境之外,匈奴却有卷土重来之势。

  然我朝国力强盛,将士勇猛,岂容外敌挑衅?

  臣愿请陛下调精锐之师,出战匈奴,以彰我朝之威,卫国土之整。”

  大乾皇帝听得此话,微微颔首,目光在百官中扫过,示意众人发表看法。

  枢密院枢密使迈步上前,双手抱拳提议道:“镇国公多次挫败异族进攻,此战若是镇国公出战,必能平定匈奴。”

  不过这答案,大乾皇帝当然不会满意。

  毕竟镇国公薛达若是出征,不管胜败,都是麻烦,到时候又该如何?

  “二殿下勇武过人,又有灭羌族之功,此次出征,可为主帅。”又有一人声音平稳道。

  “云麾将军吕布曾经一人灭国,乃将帅之才。”

  “归德将军单魏.......”

  ............

  此时,朝堂上议论纷纷,各位大臣各抒己见。

  这一战,大家都明白,可能是他们同匈奴的最后一战,乃真正的国战。

  有资格当这主帅的,其实就两人。

  一人是镇国公薛达,另外一人当然就是二皇子了。

  但是大皇子这一派系,却想要帮吕布争取一下。

  为帅和为将的功劳,就算是胜了,那么差距也极大。

  除非吕布又能一人灭国,但是这很明显,不太可能。

  若是吕布为帅胜利了,那么其在大乾军队之中的声望,可就只低于薛达了。

  二皇子面色坚毅,目光如炬,他跨步上前,双手抱拳,声音洪亮而坚定:

  “父皇,儿臣请战!

  那匈奴犯我边境,实乃我朝之大患。

  儿臣愿披甲上阵,为父皇分忧,为百姓除害。

  凯旋之日,必将匈奴王首级献于父皇御前。”

  至于三皇子、四皇子倒也没有开口,他们在军队之中的势力很弱。

  又不想得罪其两位皇子,其实他们当然想镇国公出战。

  毕竟镇国公胜率最高,胜利了之后,也不会让大皇子和二皇子势力激增。

  至于镇国公尾大不掉,他们还没继位,这是大乾皇帝应该考虑的问题,而不是他们。

  就在诸位为了谁挂帅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。

  为四品官员、枢密院同佥的荀攸,上前一步,提议道:

  “陛下,臣有一策,可分兵两路,一主一辅,互为犄角。

  主路以二殿下为帅,辅路则由吕将军领兵,两军互相支援,共同抵御匈奴。”

  大乾皇帝闻言,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,盯着荀攸,点了点头。

  他当然知道二皇子同吕布两人关系微妙。

  而现在大乾的将才很缺,这次上战场,为了保证胜利,吕布是必然需要上战场的。

  若是将吕布派给了二皇子作为将,可能导致将帅不合,这个是大忌。

  但是分为了两路之后,也不需要什么配合。

  互相完成自己任务就行了,就看谁取得的战果更大。

  而此战,因为天人之战的胜利,倒是留住了开拔和后勤的时间。

  荀攸如此之作,自然就是为了给吕布争取一个可以独自带兵的机会。

  八皇子见着荀攸如此言语,又得了父皇嘉奖。

  而大皇子同二皇子两边都得了领兵,接下来他们都要各凭本事,就算是输了也怪不得自己。

  最后还有感谢自己,这让八皇子更加满意这位荀攸了。

  皇帝微微颔首,心中已有决断。他目光扫过众臣,最终落在荀攸身上,

  道:“荀爱卿此策甚妙,便依卿所奏。”

  既然主帅人选已定,接下来的议题便是出兵的数量和部署。

  这本是枢密院与户部共同商议之事,但大乾皇帝正忙于炼丹,无暇顾及。

  他挥了挥手,示意此事交由枢密院和户部自行处理,只需将最终结果呈报给他即可。

  最后,在枢密院和中书省合力之下,最后得了一封讨伐匈奴诏书。

  “奉天承运,皇帝诏曰:

  朕奉天命,统御万方,寰宇之内,皆朕赤子。

  然匈奴不道,屡犯我疆,烧杀掳掠,至生灵涂炭。

  朕闻之,痛心疾首,誓必除之而后快。

  匈奴之侵,由来已久,单于野心勃勃,觊觎我中原沃土,欺我朝无备,狼子野心,昭然若揭。

  今朕决定,兴师伐匈,以彰天威,以保疆土。

  命奉国将军赵峰统领三军,即日起整肃兵马。

  挑选精锐之士,准备出征。

  望赵峰将军与诸将同心协力,共赴国难,扬我国威,振我朝声。

  布告天下,咸使闻知。钦此!”

  具体兵力安排便是派出了三十万禁军,这是大乾真正精锐。

  冀州、并州、幽州、青州这北方四州调集的二十万地方军队。

  若是不够的话,其实还能够有已经服役结束的士兵调配。

  大乾最不缺的其实就是人,但打仗也并不仅仅靠的是人数。

  而后再从四州征调了三十万的民夫,作为后勤补给。

  现在正在工业化,倒也能拉出很多失业的人,并且运输速度也有了提升。

  再加上北地边军四十万,这数量,可已经超过了百万大军了。

  而匈奴兵力,在大乾的预计之下,真正有实力的军队其实也就王庭的十几万,还有几个大部落的十几万军队。

  加起来也不会超过四十万。

  当然,你算上普通的匈奴士兵,不管战斗力的话,那数量就多了。

  起码几百万吧,毕竟匈奴兵户比例对于大乾来说,实在是太过于夸张了。

  不过人数从来不是胜利的关键因素。


  (https://www.piaotian55.net/book/3383741/11111004.html)


1秒记住飘天文学网:www.piaotian55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wap.piaotian55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