飘天文学网 > 一念:胎穿李同光,改名又改命 > 第118章 他和她都是例外

第118章 他和她都是例外


“老夫尝尝。”

  说话的是户部尚书关良。

  粮食这块他是最高负责人,此刻其以身作则倒也正常。

  话说完,关良掰下一小块玉米,掐了几粒放进嘴里细细咀嚼。细尝之后,他对安帝拱了拱手,给出评价:“颇有嚼劲,细细咀嚼以后有些甘甜。”

  “若是真吃这玉米,倒可省去配菜。”

  语毕,他把手里剩下的玉米递给旁边的户部左右侍郎。

  两位侍郎连忙伸手接过,然后也尝了一下,一边咀嚼一边点头。

  这时孟不知又从食盒拿出一个洗好的生红薯:“这是红薯,可生吃,味道清甜,有些硬。”

  说着,他掰下一小块放进嘴里咀嚼。

  紧接着,孟不知又取出尚有余温的烤红薯,将表皮撕开。

  瞬间,一股透着甜味的焦香之气散开,分外诱人。周围几个早上没吃饱的官员下意识咽了一下口水,这都不用解说了。

  不过,孟不知还是开口道:“这是烤的,红薯还可以水煮。”

  “熟了以后,口感松软,老少皆宜。”

  说罢,他把烤红薯递给关良。

  关良接过,掰了一点放进嘴里,随后眼睛一亮:“味道甚好。”

  随即,他下意识要把红薯递给两个下属。

  安帝见状,干咳了两声。

  关良瞬间会意,转而将红薯双手奉给安帝:“还请陛下品鉴。”

  安帝伸手捏下一点,放进嘴里尝了尝,而后颔首道:“味道不错,你们也都尝尝吧。”

  其他大臣连忙拱手答应,然后一人尝了一点。

  待红薯尝完,孟不知又从最底下的食盒拿出土豆:“这是土豆,可作菜肴,也可当主食。烤煎炸煮都行,熟透以后,口感和红薯一般松软,但其本身却不具有什么味道。”

  “所以,要吃的话最好配上佐料调味。”

  说罢,他开始做示范,拿起一根炸好的土豆条,蘸了点盐食用。

  安帝和大臣们也依样画葫芦,尝了一下。

  一番尝试下来,玉米、红薯、土豆可食用已经得到了证实。

  剩下要考虑的就是……

  “不知,这三种粮食产量当真有你说的那么高?”安帝再次发问。

  孟不知拱手道:“当真,臣在靖县已经让百姓种植过一次。得出的结果算是保守估计,只要按方法种植,不遭遇天灾人祸,顺利收获,基本都能达到这个量。”

  “倘若土地肥沃,产量会更高。”

  “在保守的基础上翻一番,也不是不可能。”

  “不过,为稳妥起见,臣建议以金城为中心展开尝试,陛下可派遣特使督察。”

  “好。”见他这么有信心,安帝欣然答应,随后道:“若这粮食真有那么高的产量,你便于国有大功。朕定给你加官进爵!”

  这话一出,现场许多大臣微微颔首。

  不管彼此政见如何,关于有功必赏这一点,他们是统一赞成的。

  因为他们也得靠这点来晋升。

  但转瞬一细想,这些人又暗自为之一惊。

  如果粮食这事真成了,孟不知的功劳可不是一般的大。爵位往上升一级,哪怕是实封加食邑也不够,至少得两级跳。

  可他当下已经是二等伯爵了,往上两级便是封侯!

  这般年轻的侯爵,安国建立以来就没有过。

  即便是在前朝,也堪称凤毛麟角。

  而安帝好武是众所周知的,倘若孟不知因此再有几场军功,怕是没多久就得位极人臣。

  如此一来,他再有功劳,就难办了。

  安帝也明白这点,所以不等孟不知感谢,他便调转话锋:“不过,若这粮食的产量没有你说的那么高,你便是欺君,这可是大罪。”

  “纵使你是朕的外甥,朕也绝不轻饶!”

  孟不知拱手道:“臣明白,但臣所言句句属实。”

  安帝点点头:“那这事就这么定了。”

  孟不知垂首领命:“遵旨。”

  ……

  散朝后,御书房。

  安帝回想起高产粮食的事,心中有些纠结。

  按照最初的真实想法,他其实很希望这高产粮食的事是真的。此事为真的话,只要高产粮食推广开来,安国的国力将会飙升一大截,把梧国和褚国远远甩开。

  届时,他不管是想开疆拓土,还是做其他事,都会容易很多。

  与此同时,安帝对这事的真实性是有几分相信的。

  因为孟不知在他印象中不是那种信口开河的人。

  尤其是见证过三日破盐城的事,安帝直接把孟不知划分到“没有把握不开口,开口就十有八九能成”的行列。

  所以,他一开始除了惊,心中更多的是喜。

  但转过头来,安帝又感到头疼。

  原因一如之前所述,这事要是落实了,孟不知的功劳太大!

  就如之前的任辛一般,压都压不住。

  不过,朱衣卫属于天子私兵,他真想压,还是有办法的。

  比如把功劳簿封存起来,不公之于众。

  为了节省表彰和奖励的钱,他对许多朱衣卫这么做过。

  至于任辛……

  她属于例外!

  现在又多了孟不知这个例外。

  而且孟不知比任辛更难办,因为他是朝臣,不是天子私兵。一旦立功,会被很多人知道,安帝很难藏匿起来。

  例如这次,事情满朝文武都知道,他即便是皇帝,也难以堵住悠悠众口。

  若是有功不赏或故意打压,安帝就算能封大臣的口,也没法儿保证他们不心生他想。

  如此,便是君臣离心,后果很严重。

  更不用说,他已经有言在先。

  是以,高产粮食的事一旦落实,安帝不想造成不良后果,就必须对孟不知重赏。

  然后,加官进爵……

  若是选择加官,按孟不知的情况,必然是武官。因为他是靠军功起来的,已然属于武勋行列,有功的前提下给转成文官,不像话,会惹来非议。

  此外,品级还得是中层往上,不然配不上他二等伯的身份。

  可中层往上的行列,无论文官还是武官,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,基本腾不出位置。

  并且武官到这个层次,都或多或少有兵权。

  孟不知本身就有八百私兵,再给他一部分兵权……

  安帝一想就掐灭了念头。

  加官不行,那剩下的只有进爵,也就是提升其爵位。

  至于赏赐金银珠宝乃至美女什么的,只能算附带。

  单纯赏这些的话,份量不够!

  若是想以此进行平衡,需要一笔巨款。

  他有些舍不得,拿出来也不容易。

  这么一来,只能让孟不知进爵,步入公侯之列。

  至于以后……

  安帝目光一阵闪烁,有了主意。

  ……


  (https://www.piaotian55.net/book/3327996/11111045.html)


1秒记住飘天文学网:www.piaotian55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wap.piaotian55.net